凤凰卫视
凤凰汽车>新闻>正文

通化教师九个半月妙手撕出《金刚经》

2014-01-09 00:20:00
来源:新文化网 作者:综合报道-L
\

 

美术老师张杰与他最新创作的撕纸作品《金刚经》。新文化网 崔宝峰 摄

“我的手就是我的心,想用撕纸这门古老的艺术,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,并得以发扬光大。”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美术老师张杰说。

撕纸撕出大名堂

今年41岁的张杰,1995年毕业于通化市幼儿师范学校,在通化县金斗乡砬缝村小学做小学教师。因工作需要,1998年他被调到快大茂镇新安小学做美术教师,2002年他又被调到快大茂镇中心小学做美术老师。他自幼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,特别喜爱传统民间艺术,尤其喜欢撕纸。

“我跟随过倪友芝、侯玉梅和已故的王纯信老师学习过民俗剪纸艺术。”张杰说。

说起“剪”和“撕”的区别,张杰认为,二者在创作构思上几乎是一样的,所不同的只是做出来的艺术效果。

剪纸作品的边缘比较平滑,所以剪出来的东西放到背纸上,视觉效果对比分明,只有两种颜色。

而撕纸,是用手指甲替代刀剪,撕扯而成的剪纸作品,撕出的作品边缘有毛茬儿,这个毛茬儿在背纸上就形成了第三种颜色。同时,不同长短的毛茬,在视觉上是跳跃的,给人的感觉更加自然、灵活。它还具有造型简朴,线条粗犷,富有装饰美等特色,具有明显的北方剪纸的特征。

张杰还告诉记者,在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满族剪纸”中,“撕纸”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。“满族剪纸不拘泥于形式,不是非得用剪刀,还可以用刀刻、用手撕、用香火烧,哪怕剪的不是纸,就是树皮和玉米叶子也行。”

“在教学中,‘撕’比‘剪’更符合孩子的天性。纸是学生一天中接触最多的学习材料,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材料。”张杰说,通过撕纸,可培养学生脑、眼、手的协调统一,促进手腕肌肉的发展。培养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。通过剪纸的启导功能,把学生的思维解放出来,给学生以自由创造的活动空间,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智力素质,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,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。

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,张杰已获得了众多荣誉和称号,先后被评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、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,吉林省满族剪纸研究会理事,吉林省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等。

2010年,张杰还被评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长白山满族撕纸代表性传承人,2013年4月到7月,在北京中间艺术馆展出了《快乐的美术课——张杰撕纸艺术展》,并多次受邀到清华大学、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进行撕纸艺术的演示与讲解。

九个半月撕出整部《金刚经》

“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一直是以儒、释、道三家为主,去年开始,我读过《论语》后,就想接触佛教和道教的经典作品。”张杰说,在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得到一本《金刚经》,读过后,他感觉这部佛经写的很好,之后就想把这部经放到他的撕纸作品中。

随后,他便开始进行整个作品的形式设计,首先他想到的还是构图,他把整部《金刚经》处理成以红色面为主,再配上花纹,另外还配有“一担水”的故事,让整个作品看上去不生硬、死板,体现出撕纸的艺术特色。

“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,而中国古人也常讲上善若水,如何把水加入到我的作品中,曾想过一段时间,最后决定用我自创的‘一担水’来体现。”张杰说。

作品最开始是两个水桶和一根扁担都挂在篱笆上,之后,有人将它们摘下,而后挑着它们去打水,到最后,两个水桶已被人装满水,他想通过这一系列动态的画面,让整个作品也呈现出动感。

“我想通过这样一种普通的形式来表现出《金刚经》的丰富内涵。”张杰说,他认为整部经告诉人们凡事都要从每件小事做起,关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。

张杰告诉记者,他的整个手撕《金刚经》作品共用了18张大纸,每张纸宽65厘米,高130厘米,每张纸撕约360个字,共撕出6501个字,作品总长约15米。

“整个作品从构图到设计草稿,再到动手撕,共经历了9个半月的时间。”张杰说,其中有张作品,他反复撕了3、4次才成功。

记者看到整个撕纸《金刚经》作品都是繁体竖排字,作品中每个经文字体大小适中,再配以“一担水”的事故贯穿其中,使得每一幅作品上下贯通,左右衔接,一气呵成,即有传统文化的古韵,又有撕纸艺术的魅力。 “我认为在作品的构图形式上,手撕繁体字要比撕简体字好,而且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。”张杰说,他下一步打算继续创作出更多的佛教经典作品,让更多观赏者在欣赏经典作品的同时,也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。

新文化网 (崔宝峰)

凤凰汽车实时询价帮你寻找本地最低价

本周热门车降价推荐

网友发表评论:

登录注册
0/300 字

网友评论

条/共
    0/300 字